太阳集团www0638vom-在线娱乐pt

今天是  您好,欢迎光临我们的网站!

良匠出于勤 银汉可揽胜——《工程机械周刊》

发布日期:2020-7-27 浏览次数:3012

 

良匠出于勤  银汉可揽胜

 

 作为统力回转支承技术部负责人,朱良银12年间踏足了全国共计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一年时间的1/3都出差在外,上矿山、涉远洋、爬高塔,无论何种工况,统统不退缩。产品所到之处,皆有他们奋斗的身影和足迹,亦是这些勤劳与勇敢,支撑起“中国的回转支承不如国外,统力人的责任”之胸襟。

勤奋·让技术领先一代

朱良银是一个数码爱好者,尤其偏好手机产品,只要市场上出现一个旗舰机型,无论屏幕、背板、闪存还是处理器,他都可以如数家珍般说出它们的信息。因为爱好电子产品,朱良银深受电子信息产业的一个知名理论的影响——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回转支承行业同样如此,每隔两到三年,技术就会得到一个大幅度提升。”朱良银说道:“如果在这个周期中,我们的技术或工艺没有提升,就可能面临淘汰的风险。”为了实现周期内的不断提升,他投入了百分百的热忱、勤奋和努力。

2017年,朱良银就任统力技术部部长,从工作的“点”到管理的“面”,朱良银坦言是一个难跨越的界限,为提升团队战斗力,他勤思敢行,推行部门提升计划、实施项目负责制,为进一步增强凝聚力,他发起部门健身行动,与团队成员一起跑步、骑行……

这一年,又恰逢统力回转支承效率倍增计划推行之际,诸多挑战迎面而来。

他自学“编程”,完成“一键启停改造”,使机床数控化率大大提升。带领技术团队将生产效率翻番的切入点锁定在关键工序上,并将相关工作分解落实。统力有一个非常好的传统,就是其技术人员在正式进入技术部前,都会先到生产一线进行长期实习,因此统力的技术人员与生产一线的员工磨合地非常好,在关键工序的改进工作上,统力技术人员都是亲自到生产一线动手找方法、看结果,工作进展地十分顺利。在行业普遍使用单齿单感应器单圈加工方案时,统力技术团队经过努力,从百余种方案中不断做实验一一筛选,最终找到了兼具高稳定性与高效率的双感应器双圈花式淬火工艺方案。该方案可使回转支承热处理工序的加工效率提升100%,且加工后的产品质量更高、形变量更小,这也是通过对原理性知识的研究所收获的惊人价值。“在整个行业中,统力的工艺水平在关键工序领域超出了行业一代。”朱良银颇感自豪地说道。

随着项目推进、成果显现,部门员工战斗力大幅提升,创新活力被不断激发。2017年至2019年三年间,所在部门连续三年获得优秀部室奖,还荣获马鞍山市科技创新特别奖及工人先锋号称号,朱良银荣获“马鞍山市劳模”荣誉称号。

时至如今,朱良银说,除了效益与荣誉以外,还有一件事令他颇感欣慰,那便是他看到了统力技术人的匠心与传承。正如“突破自我和否定过去是统力技术人的匠心。”朱良银的语气变得高涨起来:“以前做得事情,现在能不能做得更好,以前的经验,现在能不能推翻,我们传承了这种思想与态度,并且在后续的技术提升工作上发挥出了非凡的指导作用。”

执着·应用研究常抓不怠

身在百米高空是种怎样的感觉?20185月,统力技术部部长朱良银来到浙江舟山,爬上了世界第一高输电铁塔。这座铁塔高达380米,比法国埃菲尔铁塔还要高出56米,作为中国“一带一路”规划中的重要一环,承建铁塔建设的塔吊设备集成应用了众多尖端技术,统力旗下的椭圆滚道双排八点接触球式回转支承就在其中。

当时朱良银爬到了铁塔的110米处进行数据收集,在这个高度,他望着苍茫的大地,牢牢地抓住栏杆,生怕迎面吹来的大风把自己掀下去。即便到了今天,朱良银仍记忆犹新,“一步步爬上那座输电塔,需要克服恐高和大风,真的是在挑战极限。”

除了高塔以外,如矿山、海边、远洋或建筑工地,凡是应用了统力回转支承产品的地方,朱良银所带领的技术团队都要定期前去监测数据,这无关工况是否艰难,只要能让应用研究更加顺利与深入,朱良银都要去做。“想要巩固和提升统力在行业中的技术水平,各项基础应用研究工作都要做。”朱良银从容道。

一直以来,中国制造业始终处在一个“重设计、轻应用”的怪圈之中,甚至对于其中的原理性知识以及应用层面的研究都不甚到位,以至于生产出来的产品能用却不好用,出了问题也不知道根源发生在哪,这样看似走了捷径实则埋下隐患的做法一直是统力技术团队所抗拒的。“只有推翻这样的思维习惯,迈出这个怪圈,统力的技术水平才能够在周期内得到提升,才能为引领行业打下坚实基础。”朱良银表示。

为突破“怪圈”,统力技术团队付出了很多努力,除了定期追访、对产品应用前线的数据收集与研究,他们还与安徽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联合进行基础理论研究,通过探索根源,来塑造产品品质与技术优势;积极参与到客户评审当中,收集客户建议,在客户的声音中查漏补缺;在日常中综合运用SPCMSAFMEAAPQPPPAP五大质量工具,用科学的方法保证一致性。

就任部长后,他又开始每半年一次对市场上新出现的刀具、工装夹具、检测系统等与回转支承生产配套的技术或产品进行大调查,寻找更为先进的解决方案。朱良银认真道:“技术要冲在前线、站在前沿,引领行业发展。中国回转支承行业未来一定会在应用研究、原理性研究和产品一致性上着重发展。”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技术人员的匠心油然而现。

相关文章

·80后“创二代”侯舒皓:用拼搏书写精彩人生—《工程机械》
·统力:展匠心之大美,悦宾朋以专敬——《工程机械》
·专注成就高度——《工程机械周刊》
·回转支承的先行者——《工程机械周刊》
·用匠心当好产品质量“把关人”——《马鞍山日报》
·城郭百里 英雄起于阡陌 生产建业 壮士拔于行伍——《工程
·许用二十载 丽笔著华章——《工程机械周刊》
·拙稚全由初心始,一派薪传技纯青——《工程机械》
·侯宁:赤子之心担技术使命——《工程机械周刊》
·平凡企业家侯宁的非常创业路——《工程机械周刊》

Baidu
sogou